一边是飞涨的房价物价,一边是蔚然不动、比父爱更深沉、比大山更稳的工资条,公务员群体要如何存钱用钱,才能让手里的小银票们发挥最大作用?
1 刚需不要犹豫,先上车!
总听刚毕业的小年轻说,刚工作不想用家里的钱,先把首付攒够再考虑买房,存够了一步到位买个三房。急得我真想拿搬砖拍他们脑门:刚需先上车再说,考虑那么多干嘛!
除了少数房价特别骇人的城市,绝大多数三四线城市的房子并非遥不可及,首付几十万即可,除非以自身情况实在窘迫,否则管他二房三房,竭尽所能找到你能承担的最好的,先上车再说!
经济要向稳,房子就不大可能狂跌。只要中国还在城镇化进程中,中等规模以上的城市人口就是进大于出,房子是人口安家之刚需,房价即便不暴涨,缓慢增长也是必然趋势。从这个角度来说,房子最便宜之时永远是现在,不然等你存够了20万,首付又得多30万。
以上仅仅针对手上无房的刚需年轻人。刚改型和投资客们则需要谨慎再谨慎了。目前很多三线城市的房价都已有横盘趋势,要多多观望,不宜猛加杠杆,如果首付没有月供还吃紧,就不宜盲目冲进去捞金了。
2 别怕贷款,保护个人征信
我身边有的公务员群体买房,特有骨气地说:不想找银行借钱,背几十年贷款,利息都一大笔钱,索性家里凑了凑,把房子全款买下。
我只想说,你是不是傻!利息又不是让你现在一口气给,哪能这么算!
既然钱贬值是必然趋势,未来的钱肯定没有现在的钱值钱。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也不过69年,物价已经翻了多少倍?因此不论买房还是装修,能用贷款就尽量用,尤其是房贷。房贷是极少数能让我们贷20年以上的超长贷款了,这可是国家给的大福利!
房贷、装修贷、消费贷……只要不超出还款能力并确保消费控制在理性水准内,合理运用贷款、提前把将来的钱挪到现在来用,其实是件挺幸福的事。
考虑到公务员的收入远景,房贷别心疼利息,要尽可能地将年限拉长,能贷20年绝不贷20年,充分利用好时间差,让未来的自己多替现在的自己分担点儿。一来公务员工作稳,不失业房贷就能一直供下去,不用担心断贷;二来咱们大幅度加薪可能性不大,月均贷款还稍微温柔点,匹配每一个人生阶段的工资和消费。要是将来不想还那么久,还可以提前还款嘛!
想要银行干脆利落地把钱贷给你,把杠杆福利合理利用好,公务员群体虽然相比其他行业有优势,但仍要保护好征信,具体做到以下几点:
第一,是不论是信用卡还是房贷,一定不要逾期,达到连三累六,你的贷款就很难审批了。不能贷款,你在投资置业时会非常被动哦!
第二,不要频繁委托金融机构,尤其是网络上的小微信贷公司去查你的征信,每一次查询都会有记录,查得多了会令银行质疑你的还款能力。
第三,留意蚂蚁借呗等网络金融借贷产品,目前都已纳入人行征信体系,最好别借,非得借就必须按时偿还,别以为你马爸爸拿你没办法!
最后,如果你身边有在银行工作的朋友,记得对ta好一点!
3 理性投资 远离雷区
关于手上的余钱,小老百姓没什么稳妥的投资渠道,实在不想操那个心,微信支付宝的普通理财产品就行。有人不甘心4%左右的年化收益,想把钱放进收益更高的池子里捞大鱼,于是别有用心的人开始磨刀霍霍设好陷阱,比如:
1.绝大多数P2P:别被高额利息吸引,风险永远跟收益成正比,你盯着别人利息,别人盯着你本金!钱小宝的教训和无数跑路的信贷公司了解一下。(已有很多不知名理财APP来找我投广告,不论银子多少本人一律回绝,不做昧良心之事。如果你在其他地方看见广告,请务必警惕!)
2.股票:喜欢坐过山车吗?尤其是向下俯冲时,刺不刺激、酸不酸爽?
3. 商铺和公寓:这二者都是40年产权(到你手上通常也就37年左右)、交易税费高到吓死人,很难找接盘侠。东西买来就是为了卖的,不好卖你买来干嘛?
商铺,网络购物的崛起已经把实体经济虐了个底朝天,很多城市里闹市区的商铺都快租不出去了,你还妄想着当稳定包租婆?好租的轮得到你来买?广告打得越多、收益吹得越凶,越不靠谱!
公寓,许多三四线城市房开近年的新宠。你只看到他总价低(三五十万)、loft上下两层性价比高,可是房开并不想让你知道:商业住宅水电费均是民用的好几倍,无法落户、无法接进燃气,朝向单一空气流动差……等等等等。
总之:如果没有更好的投资渠道,宁可牢牢把现金捏在手中,也好过瞎着眼病急乱投资!别问我怎么知道的……
4. 开源胜过节流!
若是为了省钱而刻意降低消费水准,除了降低幸福指数外,其实也攒不下多少钱来。以咱们这点收入,钱是万万攒不下来的。每个月的房贷、水电煤、小朋友学费、伙食费……这些怎么省?
要想让家庭经济有起色,节流不如开源!在不耽误工作、不违反规定的情况下,想想如何发挥自己的特长,既能补贴家用,又能找找个人成就感?开源更重要啊同志们!